一、什麼是酸類保養品?
酸類保養品是指透過溫和化學性去角質的方式,改善肌膚問題的護膚產品,運用不同濃度的果酸(AHA)、水楊酸(BHA)或杏仁酸(Mandelic Acid)等成分,改善粉刺、痘痘、粗糙暗沉、細紋和色斑產生,也能調理毛孔粗大等肌膚問題。
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的研究指出,適當濃度的酸類保養品確實能有效改善整體肌膚狀況。
二、酸類保養品成分大解析
早期的酸類保養品主要來自天然水果,濃度不穩定且效果難以控制。不過隨著科技進步,研究人員開始能夠提取、純化並穩定這些活性成分,讓現代的酸類保養品不僅效果更好,安全性也更高。透過精確的濃度控制和配方優化,能夠更有效地解決不同的肌膚問題。只是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酸類產品,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呢?
酸類保養品主要可分為 2 大類:水溶性與脂溶性酸類。
(一)水溶性 vs 脂溶性酸類比較表
水溶性酸類 | 脂溶性酸類 | |
主要成分 | 果酸、乳酸 | 水楊酸、杏仁酸 |
適用膚質 | 中性、乾性肌膚 | 油性、混合性肌膚 |
作用層級 | 作用於表皮層 | 深入毛孔 |
主要功效 | 保濕、改善粗糙、細紋 | 改善痘痘、粉刺 |
(二)3 大常見酸類功能比較表
成分名稱 | 適用膚質 | 主要功效 | 建議濃度 |
水楊酸(BHA) | 油性肌膚 | 深層清潔毛孔、抗痘 | 0.5~2% |
杏仁酸 | 敏感肌膚 | 溫和煥膚、美白 | 3~10% |
果酸(AHA) | 乾性肌膚 | 去角質、改善粉刺、淡化細紋 | 5~10% |
三、酸類保養品使用時機與正確使用步驟
肌膚的新陳代謝和修復能力在夜間會達到巔峰,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專家建議在晚間使用酸類保養品!而白天的陽光則可能會降低酸類保養品的效果,甚至增加皮膚敏感的風險,因此酸類保養品一般會避開早上時塗抹。以下就分別介紹最佳使用時機,以及教你如何正確使用酸類產品!
(一)最佳使用時機
- 建議晚間使用
- %數較高的建議每周一次 如果肌膚較敏感可以先從 2 周一次或低濃度開始試用
- 避免與 A 醇等煥膚成分同時使用
(二)正確使用步驟
- 清潔臉部
- 確保臉部完全乾燥
- 使用酸類保養品(視濃度取用),按摩 30 秒左右
- 等待 15~20 分鐘完全吸收,視產品濃度,部分高濃度酸類需洗掉多餘精華
- 使用化妝水等保濕產品
- 若夜間有使用酸類保養品,隔天早上務必記得做足防曬喔!
四、4 大酸類保養品注意事項一次掌握
使用酸類保養品雖然效果顯著,但還是有部分使用者因為保養方法不當,反倒出現不良反應!所以在使用時還請注意以下 4 個重點。
(一)間歇性調整濃度
酸類產品相對容易刺激肌膚,尤其是針對敏感肌而言。建議在初次使用時,先選擇低濃度的產品,待觀察肌膚反應後,再考慮逐漸增加使用頻率。讓肌膚有足夠的時間適應,降低敏感不適的風險。
(二)做好保濕與防曬
使用酸類產品後,肌膚可能會變得更加乾燥或敏感,因此務必在使用後加強保濕。此外,使用酸類保養品期間,白天出門時一定要使用防曬,因為酸類成分會增加肌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色素沈澱或其他相關的肌膚問題。
(三)特定產品應避免同時使用
酸類產品不宜與部分衍生物(例如:維他命 C、維他命 A 等)同時使用,可能會造成肌膚刺激或不適,建議在不同的護膚步驟中間隔使用更恰當。
(四)其他使用禁忌
以下幾種情況,則建議直接諮詢皮膚科醫師,切勿隨意使用酸類保養品,以免造成肌膚額外負擔!
👉 延伸閱讀:
五、酸類保養品常見問題解答
Q1:酸類保養品會導致皮膚變薄嗎?
擦酸類產品其實並不會讓肌膚變薄,適量使用反而能幫助肌膚代謝老廢角質,促進新的皮膚組織生長。
我們的皮膚表層會不斷累積死皮細胞,若沒有定期調理的習慣,長期下來會導致肌膚暗沉、粗糙。擦酸類產品能夠溫和代謝這些老廢角質,讓肌膚表面更加光滑細緻。
Q2:敏感肌可以使用酸類保養品嗎?
敏感肌可以使用酸類保養品,但由於肌膚屏障較弱,容易受到外界刺激,因此在使用酸類保養品時,建議從低濃度(3~5%)的酸類產品開始嘗試。
Q3:為什麼使用酸類產品後會有刺痛感?
初次使用酸類保養品,出現輕微刺痛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,倘若不適感持續超過 5 分鐘,就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掉。塗抹酸類產品前,建議先做局部皮膚測試,確定沒有紅腫、搔癢、刺痛的狀況再繼續使用。
Q4:使用酸類產品多久可以看到效果?
一般需要持續使用 4~8 週才能看到明顯改善,實際效果依照每個人的肌膚狀況而異。若要確保酸類產品的使用效果,除了不間斷塗抹之外,正確做好保濕、防曬等基礎護理程序也很重要哦!
👉 延伸閱讀: